娱乐屋
首页 > 娱乐新闻 > 电视新闻

白一骢:从少年,“不妥协”到中年

时间:2024-05-25

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(刘越)“一场江湖乱雨”——豆瓣网页上的这条短评,或许是对剧集《天行健》的最好侧写。

在仙侠古偶横行的年代,操刀一部历史传奇剧,并非“明智之举”。正如该剧联合出品人、总监制、编剧白一骢所说:“这是一个很任性的做法。”

《天行健》出自《周易》: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君子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人到中年,白一骢依旧保留少年时的那一份“任性”。然而,在市场同质化、项目公式化,以数据与流量码盘子的当下,文艺创作,或者正需要一些“任性”。

《天行健》剧照

《天行健》剧照

《天行健》的问世,最该感谢《三体》?

《天行健》,是白一骢的“十年磨一剑”。

当然,这把剑磨得很“任性”。彼时,白一骢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,是一位“美剧发烧友”。他萌生了一个想法:要不要写一个强情节、高密度、快节奏的故事?

那一天,少年白一骢在电脑上创建了一个空白文件夹,敲下了两个字:芒种。

“这个文件夹放在那很长时间,一个字没写过。隔了很久,有一天突然想起来,就开了一个文档。然后就扔在那,又没有动了。”

多么任性,多么酷炫,多么严重的“拖延症”。过了几年,白一骢参与胡军版《天龙八部》的剧本创作,“群像剧”的念头在他脑海里转了个圈;再后来,他偶然读到尤凤伟的《石门夜话》,语言艺术和反差塑造让他赞不绝口;再再后来,他莫名其妙写下了一场精彩的对手戏,自我欣赏一番后,又塞进了文件夹里。

《天行健》剧照

《天行健》剧照

十年一瞬如沧海。那个名为“芒种”的文件夹变得“乱七八糟”,堆满了脑洞和素材。彼时的懵懂少年也声名鹊起,成为圈内一线编剧、制作人,操刀了数个爆款作品,包括2023年席卷整个华语影视圈的《三体》。

荣光背后,是数月的宵衣旰食。在漫长的制作过程中,白一骢被各方压力逼得身心俱疲。“《三体》后期压力巨大,我的精神状态很不好。”

沮丧中,他突然想起了这个被搁置了十年的故事。写剧本成为白一骢当时唯一的快乐源泉,不到两个月就快速完成了这个作品。

有趣的是,抱着逃避现实心理创作出来的《天行健》,剧情却分外扎实:晚清末年,社会动荡,为争夺深宫失窃宝藏,各方势力蠢蠢欲动。三位各怀目标踏上寻宝之旅的男主角,是历史夹缝中身份错位的可怜人。

“这其实是一个悲剧底色。”白一骢自嘲道:“多么不符合电视剧市场的一种底色。”

《天行健》剧照

《天行健》剧照

演员“卷”起来,才能出好剧

《天行健》的“底色”对如今偏爱糖果色调的网剧市场来说,的确有些“沉重”。不过拍摄时,白一骢并未考虑过多的市场因素,而是将重心放在对细节的打磨上。

“剧中主人公从北京、上海、天津跑到山西、福建等地,有坐火车的,骑马的,步行的,制作团队详细计算了行走路线和时间,甚至查找了那个年代的火车时刻表。”

从四次剧本围读,到接近95%的演员原声率,从邀请专家考证银票银锭,到一比一复刻京师大学堂牌匾,“严谨”二字成为主创每日三省吾身的关键词,就连剧中人物的发型设计,都力求精益求精。

共2页12下一页尾页
  • 上一篇:热播剧插播那么多广告,观众买账吗
  • 下一篇:剧情魔改滤镜太大,《狐妖小红娘》挨骂一点都不冤